查看原文
其他

杨蓉 等: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关系研究

杨蓉,王雯,刘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9-10

本期精彩回顾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6期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开订啦!
特稿 阎光才:大学本科的教与学:理论与经验、理念与证据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高德胜:表现的学校与教育的危机
卜玉华 , 钟程:课堂空间中儿童形象的产生机制:权力抑或教育?
孙妍妍 等 | 面向学习者画像的评估工具设计:中小学生“学会学习”能力问卷构建与验证研究
邵发仙 等:课堂论证话语的序贯分析:小学生的科学推理
郅庭瑾 , 陈纯槿:互联网使用时间对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联网使用动机的视角

高等教育

李晶 , 刘晖: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解构与重构


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关系研究

杨蓉 1,2, 王雯 1, 刘婷婷 1

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2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摘要: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大学价值不断提升的过程。本研究以2012—201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大学财务管理为切入点,考察大学治理与价值增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财务管理在大学治理和大学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学治理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大学价值增值;大学治理通过财务管理进一步促进大学价值增值,但主要体现在科研价值上,教学价值提升不显著。

关键词:大学治理;财务管理;大学价值增值    



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一、引言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自身价值不断增加的过程。大学治理是实现大学价值增值的手段。大学涉及利益主体众多,需要通过治理来确定一系列制度安排,协调各方关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中,经费投入是大学治理的基础性要素。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7年教育经费总投入42557亿元,2012—2017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连年增长,占GDP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财务管理是大学价值活动的重要支持,其形成的资金流、信息流如同人体血液,贯穿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过程,大学治理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最终实现大学价值增值。


本文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大学价值增值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拓展相关理论,为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梳理了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以及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并基于理论研究结果设计测量方式,对大学治理效率进行了度量;其次,根据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提出高校价值包括教学价值、科研价值与社会服务价值三方面,并经过多种方式对比,选择大学排名度量大学价值增值;再次,运用波特价值链理论分析大学价值产生过程,认为财务管理是高校价值链的一项支持活动,其不仅支持基础活动,也是其他支持活动的保障,通过财务管理促进大学价值提升;最后,建立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之间关系模型,经实证检验,发现大学治理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大学价值增值,大学治理通过财务管理促进大学价值增值,但主要体现在科研价值上,教学价值提升不显著。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大学治理与大学价值增值的关系

200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高等教育与研究的新动力: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确定高等教育的功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这三大核心功能也是大学实现价值增值的三条路径。当然,大学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但大学主要通过这三条路径,向社会输出更丰富的社会经济价值, 培养适应自身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需要的未来公民,促进文化创新,故大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克拉克提出高等教育系统具有社会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公民或政治价值三类社会价值(Clark,1983),大学通过自身功能的实现来保证这三类价值的持续产生。


大学治理是联系大学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大学制度的核心与本质。按照作用边界的不同,大学治理可以分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大学内部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存的学术组织,影响其效率的核心要素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利益整合。在现实内部治理中,行政权力是高校管理制度的主要供给者,相对于学术权力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两者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孟倩,2016)。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推动大学的发展,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职责范围,相互协调,减少干涉,不但可以给予教学与科研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Birnbaum,2004;唐海龙,2015;张凤都,2015),也有助于构建大学物质资源、学术资源与精神资源的良性运转机制,以保障高校教学与科研质量,促进教学与科研价值产生(郑毅,2012;闵维方,2015;臧强,2017)。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博弈推动着大学的发展,影响着自身定位、学科发展、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教师评聘等具体方面(于海忠,2009),强化学术权力,令一线教师拥有更多话语权,提升教学质量;去“行政化”,保证高校科研项目资源投入,提升高校科研价值;最终通过内部治理提升高校教学、科研价值转化为社会服务价值。


大学外部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和社会,他们对大学进行监督评价并通过经费资助和市场调节对大学进行间接调控(张熙,2016)。对于大学外部治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大学外部治理的核心议题是多重利益和多元价值的冲突与融合,主体为政府和社会,他们通过监督作用于大学(许慧清,2013;甘辉,2015)。首先,大学外部的政府和社会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提供经费,监督使用过程,评价使用结果,并以此为基础,同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不断制定出更高目标,高校为满足要求,积极调整,从而不断实现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价值增值。高效的大学治理是保障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价值增加的关键。杨启亮(2012)认为教学评价是服务于教学价值创造的服务器,在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环境下,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多元化的评估模式,会不断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谢晓宇,2013;胡中锋,2013;许慧清,2013)。对于科研,一方面通过制定统一科研制度、加强科研诚信立法、明确监督机构权限和责任、加大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王涛,2014)。另一方面通过签订项目合同书,追踪科研进度,汇报科研结果,对科研过程和成果进行检验,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冯海燕,2014)。其次,大学治理激发大学教学、科研价值的不断累积,在此基础上,大学通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科研成果、先进思想等完成社会服务价值的提升。最后,大学是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将科研成果、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实现大学培养的人才和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服务社会的价值,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大学治理与大学价值增值正相关。

(二) 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大学价值增值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促进大学价值增值的有效途径。治理理论基础之一是资源依赖理论,其核心假设是组织需要通过获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生存(胡敏,2015)。高校日常运转离不开资金这一主要资源的支持。高校财务管理即是以资金为管理对象,对大学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进行管理。它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治理意志的体现。加强财务管理能够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高效的财务管理对大学内部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运行有支持作用,对两者的制衡产生影响(张晓军,2011;查永军,2011)。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改善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财务资源作为载体,对其如何配置和使用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制衡和外部监督效力的提升,信息公开得到完善,各方利益得到平衡,财务管理效率受到大学治理的作用而增强(颜萌,2013)。


波特(Michael E.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之后它逐渐成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工具。价值链理论的运用不仅解决了制造业的难题,也给服务业等其他行业带来了成功(Levitt,1972)。在大学等公共事业部门,价值链理论同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大学在诸多方面与企业类似,包括均需从外界获取资源、组织运行模式相似等。根据价值链管理理论和大学运行机制,在大学中引进价值链理论是必要且可行的。目前关于我国公立高校整体价值链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运用其分析高校的某一项活动,如教学活动(喻源,2009;李丽芳,2010)、科研活动的投入产出(张运华,2008;杨晨,2009;于娱,2012)、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李志宏,2012)等。


根据价值链理论可以将大学活动分为基本价值活动和支持价值活动。基本价值活动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职能;支持价值活动包括财务、人事、后勤等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大学价值链支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在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财务管理的对象即为学校拥有的资金,资金如同人体血液般渗透在大学活动中,作用不可替代(杨蓉,2013)。


财务管理对基本价值活动具有支持作用。高校价值链活动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等主体价值增值活动中得到很大体现。首先,教学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离开资金,高校就谈不上长远发展,会影响师资建设、招生规模等,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其次,学术资源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必要条件,没有资金的支持,学术活动无法开展,学术权力也被虚置,财务管理通过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提升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保障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最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产出最终转化为社会服务,这需要财务管理对外部资金进行把控和合理运作。


财务管理对其他支持价值活动也具有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资金筹集和分配上。通过选择最合适的筹资方式,确定最佳经费结构,给高校其他支持活动提供最大化资金支持。由于对高校资金使用与分配的合理性有很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也对高校资金支持活动的运行成本、合理展开等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促使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最优成本进行。


综上,高校财务管理是执行大学治理意志而形成的高校战略决策,其作为一项支持价值活动在支持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项基本价值活动的同时,也为其他支持价值活动提供支持,最终实现大学治理对大学价值的增值作用。理论模型如图 1所示: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通过财务管理途径,大学治理与价值增值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2012—2015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学校进行了如下筛选:(1)剔除数据缺失的观察值;(2)剔除变量异常值。最终,本研究得到260个样本观察值,数据主要来自教育部官方网站、直属高校官方网站、各大学排名官方网站,均为手工查询与整理而成。财务管理数据来自于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管理评价。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10、STATA15.0而成。

(二) 变量定义与度量

1.被解释变量(val):大学价值增值。目前,尚没有一个成熟的衡量大学价值的方法或体系,但却存在着单独衡量大学某一价值或综合衡量的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包括学科评估、高校科研评价以及大学排名。


学科评估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学科进行水平评估,该项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国展开,每4年进行一次,目前已经完成四轮评估。


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高校科研评价导向与工作重点。为引领高校的健康发展,中国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的发展经过了行政评议、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议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评价方式日趋合理。


对于大学排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中心出版的《质量保障与认证基本术语集(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s: A Glossary of Basic Terms and Definitions)》,大学排名是一种衡量大学表现的可比技术,为大学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可测量的差异信息。大学排名是一种社会评价方式,其采用定量方法,对大学的综合或单项质量进行客观的评分或划分等级,简洁直观地呈现出大学之间的差异,让公众了解高等教育现状的同时,给学校提供了自我提升的方向(黄欣,2006)。伍宸(2012)将大学排名价值取向分为终极价值取向和工具价值取向。终极价值取向即大学的办学目标,它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工具价值取向即大学为达到办学目标采用的工具或依赖的路径,包含大学规模、学科数目、教师数量、重点学科数等。大学排名是一种对大学价值的综合评定方式。


考察上述三种方式,首先,从数据可获得性上看,学科评估是对我国高校进行分学科评价,并不是对学校整体价值的综合评价,且学科评估每4年一次,可提供的数据较少;其次,大学价值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几方面,由此本文排除了仅包含科研价值的高校科研评价,认为选择大学排名衡量大学价值最为合理。


大学排名最早发轫于西方,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美国大学为评价对象,推出全美大学排行榜,之后众多新闻媒体效仿其进行排名并公布调查结果。我国大学排名最早出现在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提供的数据首次对我国87所重点大学进行了排名。目前,在众多排名中,有13个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知名度,分别是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泰晤士世界高等教育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上海交通大学)排名、武书连大学排名、沙特CWUR、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SC Imago大学排名、土耳其URAP、台湾NTU、荷兰莱顿世界大学排名(CWTS)、华尔街日报排名(US College Rankings)和4ICU大学排名。


首先,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筛选。由于大学价值增值是增量,故研究2012—2015年直属高校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关系,需要对2012-2016年大学价值数据具有可获得性,在13个排名中剔除了无法获得具体指标体系及权重的荷兰莱顿世界大学排名(CWTS)、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以及华尔街日报排名(US College Rankings),只能获得2016年数据的4ICU排名,无法获得2012、2013年中国大学排名数据的沙特CWUR排名以及2014年10月才首次推出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其次,基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至少包含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内容,剔除了仅包含科研评价的世界大学学术(上海交通大学)排名、SC Imago大学排名、土耳其URAP以及台湾NTU。最后,考察剩余的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泰晤士世界高等教育排名、武书连大学排名三个大学排名,发现在2012—2016年间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泰晤士世界高等教育排名两个排行榜中我国直属高校上榜数量过少,不宜选为数据来源,故本研究选取武书连大学排名结果为大学价值的度量方式(见表 1)。


武书连大学排名是以国家教育部科技司、社科司、管理信息中心的公开数据、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发布的SCI论文及引用数据、美国史蒂文理工学院工程信息公司发布的《工程索引》论文数据,经过1996、1997跨年度连续6个月对1927名专家(专家资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使用德尔菲法进行了3轮问卷调查后提出的大学排名,指标分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一级指标。本文选取了武书连大学排名衡量大学价值增值,如果在武书连排名中,大学次年排名上升,则价值增值指标(val)取1,否则取0。进一步,根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得分进行排名,次年排名上升的,则教学价值增值指标(teaching)和科研价值增值指标(research)取1,否则取0。


2.解释变量:大学治理(ugov)。根据上文大学治理的理论分析,当形成以学术权力为主导,与行政权力相制衡的内部治理和以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外部治理时,大学治理效率较高,同时基于信息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9个指标对大学治理进行度量,具体如表 2所示:


3.解释变量:财务管理(fin)。高校财务管理水平(fin)的度量方式为,2012—2015年教育部对直属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的排名结果。


4.控制变量。是否为“985工程”高校(uni):“985工程”高校社会声誉相对更高,政府也相对会更加重视,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上会优先保证,这为大学价值产生提供更好的保证。因此控制变量中加入是否为“985工程”高校,是“985工程”高校取1,否则取0。


高校所在地理区域(region):教育部直属高校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对大学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为避免地域发展差别在大学治理、财务管理和价值增值中的产生的影响,故本文加入高校所在地理区域控制变量,将我国7大地区依次赋值1-7。


2012~2015年度虚拟变量(year):为区分不同年份的数据,本研究将年份设置为控制变量。变量符号与含义如表 3所示:

(三) 模型设计

为验证上文提出的两个假设,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模型1:大学治理对大学价值增值的影响

(1)

模型2:通过财务管理途径,大学治理对价值增值的影响。

(2)

上式中α表示截距,β表示回归系数,μi表示大学个体效应,εit表示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统计分析与相关性检验

根据图 2所示,2012—2015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学治理得分的平均值、中位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可见整体而言,75所直属高校大学治理水平在不断提升,其中2013—2014年提升最为明显,整体提升了50%以上。75所直属高校中有48所高校得分增加,29所高校得分涨幅超过100%,增长最为突出的为同济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从2013年的仅得1分到2014年获得了满分。在9个指标中,大学章程制定要素分值变所示,2012年新增37所高校颁布了大学章程,由此几乎所有高校拥有了符合自身特质并通过教育部审核的大学章程。其次为学术委员会设置方面的3个指标的分值。2014年超过1/3的直属高校不再由校长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大学章程中明确学术委员会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且在学术委员会中教授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这三个指标的分值都得到了大幅提高。说明从2014年开始多数学校开始通过明确学术委员会的地位、优化其结构来提升学校的学术权力,以达到与行政权力相制衡的目的。2012—2015年直属高校大学治理得分的平均值和中位值唯一出现下降的是2013—2014年,这是由于少量学校未能完成2013年的检查整改事项,综合整改率过低造成的。2015年高校大学治理得分平均值已经达到7.16,整体处在较高水平,9个指标中差距最大的指标是总会计师一项,这可能与目前直属高校总会计师均由教育部任命而非公开选聘有关。进一步对2012—2015年75所直属高校大学治理处在各分数段的学校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在大学治理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标准差变小,更多学校得分集中在上四分位值-下四分位值之间。2012—2015年始终处在上四分位以上的高校有3所,分别是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2012—2015年75所直属高校财务管理评价得分的平均值和中位值在80分左右波动,表明75所直属高校2012—2015年的财务管理总体水平较高,符合党和国家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在2012—2015年财务管理状况评价始终处于A档的学校共有两所,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这两所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在75所直属高校中一直属于较高水平且较为稳定。


核心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 4所示,大学价值增值(val)平均值为0.33,标准差为0.47,表明大部分直属高校在价值增值方面提升不明显,整体价值增值表现差异不大;教学价值增值(teaching)的平均值小于科研价值增值(research),表明近年来大学科研价值进步大于教学价值;大学治理(ugov)平均值为0.44,表明大部分学校的治理水平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内外部治理;是否为“985工程”高校的控制变量(uni)均值为0.43,说明75所直属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数量没有超过一半;地理区域控制变量(region)平均值为4.72,标准差为1.68,说明直属高校分布不均衡,较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380,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具有良好的统计性特征,可以进行进一步实证分析。

(二) 实证回归分析

考虑到被解释变量为离散型和个体间差异,本文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选择中还进行了Hausman检验,对模型1大学治理对大学价值增值的影响,得到P值为0.5947,即表示模型应设定为随机效应的面板Logit模型。对模型2通过财务管理途径,大学治理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得到P值为0.2785,同样显示应采用随机效应的面板Logit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大学的社会服务是由教学与科研转化而来,且武书连排名中有明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得分,故在回归中会将大学价值增值进一步细分为教学价值增值和科研价值增值。


表 5说明假设1和假设2的实证检验结果。根据第(1)列报告的结果,大学治理(ugov)与被解释变量大学价值增值(val)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2.468,这说明大学治理确实是激发大学产生价值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会直接促进大学价值增值,支持研究假设1,即大学治理能够对价值增值产生积极影响。第(2)列是以教学价值增值(teaching)为被解释变量,大学治理(ugov)的回归系数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第(3)列是以科研价值增值(research)为被解释变量,与教学价值增值结果一致,大学治理(ugov)与科研价值增值(research)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大学治理对于教学与科研均会产生正面影响,促进其价值增值,并进一步通过教学、科研转化提升社会服务价值。


根据表 5第(4)列报告的结果,大学治理(ugov)和财务管理(fin)与被解释变量大学价值增值(val)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交互项大学治理*财务管理(ugov*fin)与被解释变量大学价值增值(val)同样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78,说明财务管理确实是大学治理促进价值增值的关键路径,通过高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大学治理对高校价值增值发生事半功倍的作用,支持假设2。第(5)列是以教学价值增值(teaching)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不论大学治理(ugov)、财务管理(fin)还是交互项大学治理*财务管理(ugov*fin)与被解释变量教学价值增值(teaching)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第(6)列是以科研价值增值(research)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交互项大学治理*财务管理(ugov*fin)与被解释变量科研价值增值(research)的回归系数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由此对比可知,大学治理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大学价值,其中对科研价值的提升显著正相关,对教学价值的提升并不显著。


为检验上述实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试图通过用其他大学排名替换武书连排名衡量大学价值增值,但如前研究设计所述,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对13个具有知名度的高校排名进行筛选,除武书连排名之外,仅余下QS世界大学排名和Times泰晤士世界高等教育排名,但在这两个排名中,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得明确排名的学校过少(见表 1)。与随机效应相比,混合效应模型没有考虑各个高校之间的差异,即假定所有高校是同质的,若采用混合效应进行回归也能得到相同的回归结果,则说明我们上述实证分析内容稳健,故本文采取混合效应Logit模型重新对数据进行回归,发现在更换过回归模型后,核心结果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可见本研究的结果稳健。

(三) 进一步研究:财务管理与大学价值增值关系研究

进一步研究大学财务管理与大学价值增值之间的关系。大学的任何价值活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高校财力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在核算基础上,为大学开拓资金来源渠道,保障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顺利开展(王良金,2016);合理编制学校预算是《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中提到的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财务管理作为一项支持价值活动,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基础价值活动合理编制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实现预算的实际可操作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陆莹,2015;袁敏,2016),促进大学价值增值;在开展大学基础价值活动和支持价值活动中,财务管理会对各项活动进行监督,规范资金使用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刘英姿,2014;周跃进,2016),以保证大学价值不断积累增加;高校的价值创造要和高校的发展战略相匹配,财务管理是高校战略地图的底层保障基础,为高校发展战略执行提供资金的管理手段和机制,除了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保障外,还是系统保证、信息保障等(李国俊,2009),故财务管理会促进大学价值增值。


表 6报告的是检验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关系的实证回归结果。由第(1)列报告可知,财务管理(fin)与大学价值增值(val)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55,故财务管理作为大学价值链中的一项重要支持作用,不但支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基础活动,也为其他支持活动提供保障,即财务管理对大学价值增值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影响。第(2)列是以教学价值增值(teaching)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财务管理(fin)与被解释变量教学价值增值(teaching)的回归系数不显著。第(3)列是以科研价值增值(research)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财务管理(fin)与被解释变量科研价值增值(research)的回归系数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对比发现,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大学价值,其中对科研价值的提升显著正相关,对教学价值的提升并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一) 实证研究结论

本研究根据相关理论,构建了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关系的逻辑框架,探究大学治理对价值增值是否有作用,以及财务管理是否是大学治理提升价值增值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以2012—201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检验结果发现,大学治理效率越高越能促进大学的价值增值;大学治理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大学价值增值,但提升的主要是科研价值,对教学价值的提升并不显著。同样,财务管理对大学价值增值的提升也主要体现在科研价值上。

(二) 启示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获得如下启示:


1.完善大学治理,从而提高大学价值增值。高效的大学治理是实现大学增值的保障,而目前学校的行政化使得学术权力不断萎缩,在两者的博弈中,学术权力总是处在弱势地位,为提升大学价值,需要强化学术权力,明确学术委员会为高校学术事务的最高决策者,构建以学术为本位、教学研究为主导的学术组织,提升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对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逐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外部治理中需要为政府与社会的监督提供路径保障,信息公开是监督的第一步。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内容;同时鼓励高校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主动公开相关信息,邀请外部监督者共同参与大学治理。


2.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优化大学治理途径,提升大学价值增值。大学治理通过财务管理路径将全部资源进行整合与分配,终极目标是提升大学价值增值。办学经费的配置、运用和管理既服从大学治理,又对办学的结果即形成并增加大学价值产生重要影响。大学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大学价值,包含教学价值和科研价值,并进一步促进社会服务价值提升。实证研究发现,通过财务管理,大学治理对大学价值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科研价值上,教学价值的提升并不显著,可见高校财务管理作为一项支持价值活动,对科研活动的支持更为有效,对教学活动的支持有所欠缺。建议在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应向教学活动倾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保障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冯海燕. (2014). 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8): 74-78.

甘晖. (2015). 基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构建. 高等教育研究, (7): 36-41.

高振强. (2014). 社会服务导向下的现代大学组织变革——基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实践. 教育发展研究, (5): 80-84.

胡敏, 卢振家. (2015). 预算对大学治理的建构. 教育财会研究, 26(2): 40-43. DOI:10.3969/j.issn.1005-5827.2015.02.009

胡中锋. (2013). 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绩效评估目标. 高教探索, (1): 8-11. DOI:10.3969/j.issn.1673-9760.2013.01.002

黄欣, 吴志功. (2006). 美国大学排行的产生与发展. 比较教育研究, 27(4): 26-29. DOI:10.3969/j.issn.1003-7667.2006.04.006

李国俊, 廖宏伟. (2009). 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 中国高教研究, (9): 29-32.

李丽芳. (2010). 基于创造力价值链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 现代教育管理, (11): 126-130. DOI:10.3969/j.issn.1674-5485.2010.11.036

李志宏, 王娜. (2012). 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研究——从知识价值链角度. 图书情报工作, 56(2): 116-120.

刘英姿. (2014). 增强防范意识, 控制高校财务风险. 中国高等教育, (22): 30-32.

陆莹. (2015).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教育财会研究, 26(2): 44-46. DOI:10.3969/j.issn.1005-5827.2015.02.010

孟倩, 刘旭. (2016). 大学内部治理权力的博弈分析与制度设计. 黑龙江高教研究, (11): 25-27. 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6.11.007

闵维方. (2015). 美国大学崛起的历史进程与管理特点分析. 山东高等教育, (14): 5-18.

唐海龙. (2015). 论高校学术权力的回归. 教育探索, (2): 81-86.

王良金. (2016). 我国高校资金使用效益存在问题及对策. 江苏高教, (5): 41-43.

王涛, 夏秀芹, 洪真裁. (2014). 澳大利亚科研管理和监督的体系、特点及启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1): 85-90. DOI:10.3969/j.issn.1672-4038.2014.11.016

伍宸, 洪成文. (2012). 大学排行榜价值取向研究—基于价值哲学的解释. 中国高教研究, (12): 32-37.

谢晓宇. (2013). 荷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政策与实践. 外国教育与研究, (11): 116-126.

许慧清. (2013). 大学外部治理视野中的社会监督. 中国高教研究, (1): 82-85.

颜萌. (201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定位和优化策略的系统思考. 江苏高教, (3): 58-60. DOI:10.3969/j.issn.1003-8418.2013.03.018

杨晨, 施学哲. (2009). 价值链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规程创新. 科技管理研究, (4): 107-108.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09.04.036

杨启亮. (2012). 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 教育研究, (7): 98-103.

杨蓉. (2013).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与思考. 文汇报.

于娱, 施琴芬, 朱卫未. (2012). 我国高校知识价值增值效率研究——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 (15): 131-135. DOI:10.6049/kjjbydc.2011070296

于忠海. (2009). 合法性与再生产: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反思——布迪厄场域的视角. 现代大学教育, (5): 7-10.

喻源, 眭国荣. (2009).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现代远距离教育, (3): 32-35. DOI:10.3969/j.issn.1001-8700.2009.03.009

袁敏. (2016). 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高校预算制度改革. 江苏高教, (4): 42-44.

臧强. (2017). 剑桥大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7): 66-70. 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7.07.016

查永军. (2010). 学术资源配置中的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黑龙江高教研究, (3): 5-8. 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0.03.002

张凤都. (2015). 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启示. 中国教育学刊, (6): 384-385.

张熙. (2016). 美国大学治理中"府学关系"研究综述—基于12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 重庆高教研究, (6): 98-108.

张晓军, 席酉民. (2011).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改革建议——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32(7): 58-63.

张运华, 吴洁, 施琴芬. (2008). 高校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效率分析——价值链角度的考察. 科技管理研究, (8): 133-135.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08.08.044

郑毅, 刘文斌, 孟溦. (2012). 组织结构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行政权力泛化. 高等教育研究, (6): 25-30. DOI:10.3969/j.issn.1008-5149.2012.06.013

周跃进. (2016).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黑龙江高教研究, (1): 41-44. 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6.01.010

Birnbaum, R. (2004). 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 looking ahead or looking back.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12): 5-22.

Levitt, T. (1972). Production line approach to servi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0): 41-52.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微信矩阵

华东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

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